大熊猫“星一”“雅一”有了“家门口粮仓”“新同事”也有份

2025-04-19 07:52:2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熊猫“星一”“雅一”有“私家菜园子”啦!4月18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广州动物园和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的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在增城林场正式落成。

  作为迎接“广动”大熊猫新成员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基地将为园内更多大熊猫提供新鲜、充足的本土化竹源,助力大熊猫保育科研工作,同时推动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标杆。

  今天上午10时,春风拂面,竹影婆娑,“竹韵共生·守护国宝”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揭牌仪式在增城林场正式启动。

  挥锹、挖坑、放苗、回填、浇水……活动现场,参与者们兴高采烈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批竹苗的种植,并挂上树牌签名留念。据介绍,增城林场面积广阔,年均气温21.6℃,降水丰沛,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为竹类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此外,该林场与广州动物园距离不远,可以压缩从采摘到进食的时间,保证竹子的新鲜。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华告诉记者,本次竹子种植面积约50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至300亩,以及改造低效竹林300亩,将种植黄金间碧竹、佛肚竹、矢竹等10多种竹类,满足大熊猫的不同口味需求,为广州动物园新增大熊猫展示提供坚实保障。

大熊猫“星一”“雅一”有了“家门口粮仓”“新同事”也有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副部长许建琳告诉记者,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要进食50千克竹子。据了解,广州动物园从1965年10月开启大熊猫饲养之路,早期通过在自有场地种植竹子保障供给,近年来主要与青饲料供应基地合作获取竹源。“广州动物园未来会有更多的大熊猫加入,为了让它们吃上更新鲜可口、选择种类更多的竹子,我们来到增城林场建立这样一个基地。”许建琳介绍说。“星一”“雅一”的“新同事”什么时候能来?许建琳透露说,目前还在争取中,希望今年能和广州市民一起迎接大熊猫的新面孔。

  大熊猫既是我国国宝,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以其憨态可掬的外形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记者从广州动物园了解到,大熊猫的食物中,竹子约占总量的99%。保障大熊猫主食竹的供应,对守护大熊猫健康至关重要。此次建成‌大熊猫专属竹源种植基地,在保证稳定供给优质竹源的同时,未来有关各方更将依托基地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科研合作和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促进大熊猫保护。

  今天在活动现场,主办方设计了寓教于乐的竹子科普摊位,“噼啪炮”竹子玩具互动小游戏、大熊猫教具模型展示、保育员科普讲解等互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绿树环绕的林场化身自然课堂,孩子们触摸了解竹子的形态,学习大熊猫知识,直观感受生命的奇妙。

  随着种植基地建成,广州动物园将持续深化自然教育体系创新,延续已举办多场的“我为大熊猫种竹子”活动的成功经验,开展系列科普研学课程,让公众体验生态保育的不同环节,构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从1965年10月起,广州动物园共饲养过17只大熊猫,其中7只属于广州动物园自有产权,从1991年起,以租借形式展出10只。1973年,园内最多同时饲养过5只大熊猫。1980年3月,大熊猫“宝玲”“珊珊”作为友谊使者远赴日本福冈展出,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其中,雄性大熊猫“珊珊”终年33岁,相当于人类一百岁,在20世纪80年代十分难得。

  2016年,大熊猫“星一”“雅一”入住广州动物园,以悠闲惬意的“老广”姿态和“空中瑜伽”等特点深受市民喜爱。目前,广州动物园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新大熊猫馆建设,预备新增大熊猫展示。

  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坐落于北纬23°17—23°22、东经113°37—113°48之间,作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典型代表,这里四季分明——春润竹海、夏涌林涛、秋染层峦、冬藏生机,降水丰沛。

  增城林场下辖梳脑(白江湖森林公园)与百花林(白水山森林公园)两大护林站,涵盖10个生态工区,总面积超65000亩。2021年经穗编字〔2021〕166号文件批复,整合升级后的林场以“生态卫士”之姿,统筹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监测等核心职能。im电竞平台这里不仅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碳汇库,更是岭南特有物种的诺亚方舟,为多种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王益、陈可心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搜索